项目背景
某大型化学制药厂在原料药合成过程中产生高浓度VOCs废气(主要成分:丙酮、甲苯、二氯甲烷),废气流量大且浓度波动剧烈(1000-5000ppm),需满足《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37823-2019)。
废气成分来源
VOCs:有机溶剂挥发(DMF、甲醇、乙醇等)。
恶臭气体:含硫化合物(如硫醇、硫醚)。
产生环节:反应釜、离心干燥、溶剂回收工序。
处理工艺流程
多级活性炭吸附:废气通过蜂窝状活性炭床层,VOCs吸附效率≥95%。
催化燃烧再生:饱和活性炭经热空气脱附,浓缩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装置(300-400℃),氧化分解为CO₂和H₂O,热量回用于预热废气。
尾气吸收:未完全分解的废气通过碱液喷淋塔中和酸性气体。
最终效果
VOCs排放浓度 ≤50mg/m³,去除率 ≥98%。
经济性:溶剂回收量达300kg/日,能耗降低25%。
项目背景
某生物制药企业发酵车间产生含高浓度乙醇、乙酸乙酯及CO₂的废气,温度40-60℃,流量随批次波动,需解决异味污染及达标排放问题。
废气成分来源
VOCs:乙醇、酯类(发酵提取溶剂挥发)。
CO₂:微生物代谢产生。
恶臭气体:含氮化合物(如氨气)。
处理工艺流程
冷凝回收:间接冷凝至-10℃,回收液态溶剂(效率≥80%)。
生物滴滤塔:填充堆肥-泥炭混合填料,微生物降解残余VOCs及恶臭气体。
化学吸收:尾气通过稀硫酸喷淋塔去除氨气。
最终效果
VOCs排放浓度 ≤80mg/m³,氨气 ≤10mg/m³。
环境效益:异味强度降低90%,年减排CO₂ 200吨。
项目背景
某中药厂在饮片粉碎、提取过程中产生含药尘(粒径≤10μm)及挥发性成分(如冰片、薄荷脑)的废气,需改善车间环境并达标排放。
废气成分来源
粉尘:药材破碎、筛分产生。
异味VOCs:挥发油、萜类化合物。
产生环节:粉碎机、提取罐、烘干房。
处理工艺流程
布袋除尘:初级过滤去除大颗粒(效率≥99%)。
水雾润湿:双流体喷嘴雾化水雾,黏附细粉尘及水溶性VOCs。
光催化氧化:UV灯管+TiO₂催化网,分解非水溶性VOCs。
最终效果
粉尘浓度 ≤10mg/m³,异味强度 ≤2级(嗅阈值法)。
运行成本:较传统活性炭吸附降低40%。
废气类型 | 主流工艺 | 适用场景 | 去除效率 |
---|---|---|---|
高浓度VOCs | 活性炭吸附+催化燃烧 | 原料药合成、溶剂回收 | ≥95% |
低浓度VOCs | 生物过滤+光催化氧化 | 中药提取、发酵尾气 | ≥85% |
恶臭气体 | 化学吸收+生物降解 | 污水处理站、反应釜排气 | ≥90% |
含尘废气 | 布袋除尘+湿式洗涤 | 粉碎、筛分、烘干工序 | ≥99% |
酸碱废气 | 湿式洗涤塔中和反应 | 清洗消毒、化学反应尾气 | ≥95% |
行业趋势:
资源化利用:通过冷凝回收、溶剂再生技术降低运行成本。
智能化监控:结合在线监测和AI算法,动态优化处理参数。
低碳工艺:探索等离子体处理、膜分离等新型低碳技术。
Copyright © 2017-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