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背景
某大型涂料生产企业在规模化生产中,废气成分复杂,包含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、颗粒物及少量酸性气体。为应对环保法规升级,企业需构建高效废气处理系统。
废气成分来源
VOCs:主要来自涂料调配、喷涂及烘干环节的溶剂挥发(如甲苯、二甲苯)。
颗粒物:原料投加、搅拌及罐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。
酸性气体:部分涂料反应生成的少量HCl、SO₂。
处理工艺流程
废气收集:通过集气罩和管道系统集中收集生产环节废气。
预处理:
除尘:布袋除尘器去除大颗粒粉尘。
除湿:冷凝器降低废气湿度(至40%以下)。
核心处理:
活性炭吸附:废气通过蜂窝活性炭吸附床,VOCs去除率80%-90%。
催化燃烧(CO):吸附后的高浓度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装置,在250-400℃下分解为CO₂和H₂O,去除率95%以上。
余热回收:利用燃烧热量预热入口废气,热效率达80%-90%。
排放监测:在线监测VOCs及颗粒物浓度,确保达标排放。
最终效果
VOCs去除率:≥95%,排放浓度≤50mg/m³。
颗粒物去除率:≥90%,排放浓度≤10mg/m³。
环保效益:满足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16297-1996),避免异味扰民。
项目背景
水性涂料虽较油性涂料VOCs排放降低,但在搅拌、研磨、罐装环节仍产生含醇醚类(如丙二醇甲醚)、酯类(如乙酸乙酯)及颜料粉尘的废气,需稳定处理系统以满足排放要求。
废气成分来源
有机溶剂:搅拌及研磨过程中醇类、醚类挥发。
粉尘:颜料微粒(粒径1-10μm)及涂料残渣。
湿度:废气湿度40%-60%,具腐蚀性。
处理工艺流程
过滤除湿:
初效+中效过滤:拦截5μm以上粉尘。
冷凝除湿:降至露点以下,湿度<40%。
活性炭吸附浓缩:
废气通过碘值800-1000mg/g的活性炭,VOCs去除率80%-90%。
饱和活性炭通过100-120℃热空气脱附再生,脱附气进入催化燃烧。
催化燃烧(CO):
贵金属催化剂(铂、钯)作用下,VOCs氧化为CO₂和H₂O,去除率95%+。
余热利用:回收热量预热入口废气,降低能耗。
最终效果
VOCs浓度:从100-500mg/m³降至<50mg/m³,去除率≥90%。
粉尘浓度:从30-100mg/m³降至<10mg/m³。
节能效益:热回收效率80%-90%,年运行成本降低约30%。
项目背景
涂布烘烤过程中,涂层剂挥发产生高浓度VOCs(如甲苯、乙酸乙酯),需高效处理以避免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。
废气成分来源
VOCs:烘烤时涂层溶剂挥发,浓度可达数百ppm。
高温废气:烘箱排出气体温度较高(60-80℃)。
处理工艺流程
废气收集:密闭烘道与印刷机头,集气罩收集废气。
预处理:
喷淋塔降温:降低废气温度至40℃以下。
干式过滤:去除漆雾及大颗粒杂质。
沸石转轮吸附浓缩:
转轮吸附区浓缩VOCs至5-10倍,小风量高浓度废气进入RTO。
蓄热式焚烧(RTO):
废气在800-900℃高温下氧化分解,VOCs去除率99%+。
余热回收:余热用于烘箱加热,能源利用率提升20%-30%。
最终效果
VOCs去除率:≥99%,排放浓度<30mg/m³。
热回收效率:RTO余热利用率≥90%,年节能约40万元。
环境效益:显著改善车间空气质量,消除异味投诉。
以上案例通过“收集-预处理-核心处理-余热回收-监测”全流程,结合活性炭吸附、催化燃烧、RTO等技术,实现VOCs去除率90%-99%,颗粒物达标排放,并显著降低运营成本。企业可根据废气成分、风量及环保要求,选择适配工艺,平衡经济与环保效益。
Copyright © 2017-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