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背景
某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 PVC 皮革涂层内饰件,原有活性炭吸附装置因溶剂(甲苯、二甲苯、乙酸乙酯)吸附饱和频繁更换,年运维成本超 200 万元,且处理效率不足 70%,面临环保督察压力。
废气成分来源
处理工艺流程
预处理:
核心处理:
后处理:
最终效果
项目背景
某柔性电路板企业生产 OLED 显示模组,涂布工序使用含 DMF(二甲基甲酰胺)、异丙醇的光刻胶,原 UV 光解设备对 DMF 去除率不足 50%,且产生副产物臭氧(O₃浓度超标)。
废气成分来源
处理工艺流程
预处理:
生物滴滤:
催化氧化:
最终效果
项目背景
某食品包装纸企业生产防潮涂布纸,使用含乙酸乙酯(60%)、丁酮(20%)的溶剂型涂料,原活性炭吸附装置因溶剂回收困难,年溶剂损失超 100 吨,环保与经济压力显著。
废气成分来源
处理工艺流程
预处理:
吸附回收:
冷凝回收:
尾气处理:
最终效果
技术类型 | 适用场景 | 投资成本(万元) | 运行成本(元 / 小时) | 核心优势 | 局限性 |
---|
沸石转轮 + RTO | 大风量(>5 万 m³/h)、低浓度 VOCs | 800-1500 | 200-400 | 处理效率高、热回收显著 | 高浓度卤素废气需预处理 |
生物滴滤 + 催化氧化 | 中低浓度、含难降解物质(如 DMF) | 300-600 | 50-100 | 无二次污染、运行成本低 | 对温度、pH 敏感 |
吸附回收 + 余热回用 | 高浓度、溶剂可回收场景 | 500-1000 | 100-200 | 资源循环利用、经济效益显著 | 设备占地面积大 |
行业趋势:
智能化升级:物联网传感器与 AI 算法结合,实现废气治理全流程数字化监控(如摘要 5 案例)。
低碳化转型:RTO 余热回收系统与光伏供电结合,降低碳排放(如摘要 4 案例)。
循环经济:溶剂回收技术(如 DMAC 提纯回用)与生产工艺协同优化(如摘要 3 案例)。
以上案例表明,涂布废气治理需根据废气成分、浓度、风量及企业需求定制方案,优先选择 “预处理 + 核心工艺 + 资源化” 的组合技术路线,同时注重能效提升与二次污染防控。